弃选嘉峪关,武大硕士选调生暴露真面目!网友评论:家乡都不爱!

zqdhec668

时间 2024年5月30日 预览 10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4358684815606312/

首发·全科医生小孙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顾某火了,考上了甘肃的选调生,结果因为没有被分配的理想地兰州而抱怨。到了嘉峪关市工作不到一年就离职,并且在网上发布文章《山花寻海树 不如就春风》进行“诋毁”,表达自己的不满,引发舆论哗然。

什么是选调生?为什么很多毕业的大学生都热衷于考取选调生呢?

选调生的报考要求比较高,录用后直接为公务员编制,是公务员的一种。

选调生就是指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选调生大部分时候只招当年的应届毕业生,一般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选拔,在入职以后需要到乡镇或者村居委会工作两年,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对于很多人来说,选调生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岗位,毕竟能够快速“上岸”,拥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了。

但是这位武汉大学研究生顾某却是录用到嘉峪关市直部门单位以后,没有把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反而是情绪非常抵触,觉得自己来到这里是“大材小用”,这里配不上自己。

2023年7月,按照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23年选调生拟录用人员相关工作的要求,嘉峪关市委组织部对该市2023年选调生拟录用人员予以公示。

公示信息显示,顾某,女,汉族,武汉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拟录用至市直部门单位工作。

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不到一年,2024年4月份顾某本人申请取消录用资格,组织批准其离职了。

为什么她要离职?

我们可以从她在网上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端倪,文章《山花寻海树 不如就春风》,名字看着很有诗意,但是内容却是非常让人气愤。

文章中是这样描述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就是落后的戈壁小县城,我在那里被禁锢,动弹不得”。

满纸的不满情绪,和对于嘉峪关市的鄙夷和不屑。

嘉峪关市没有求着你去这里,而是是你笔试和面试成绩不好分到这里的。

本来顾某的理想城市是自己的家乡兰州,但是没想到分到这个自己非常嫌弃的落后“小县城”。

虽然导师反对她去嘉峪关,但是在父母的鼓励下,她还是选择了这个“公务员”身份,决定去嘉峪关就职了。

心里带着怨气,带着对命运的不公,带着对地方的敌视,她来到了嘉峪关市工作。

没想到只工作了几个月,她就坚持不下去了,她就要“逃离”,选择了取消录用资格。

她想要的选调生和真正选调生工作不一样,她想要的是大城市里机关单位里体面光鲜,甚至是仕途光明的生活。而不是要吃苦耐劳,要有扎根基层的真实生活。

作为一个甘肃本地人,她只热爱大城市兰州,而且对于落后一些的嘉峪关市“嗤之以鼻”,这不是一个干部应该有的表现,这也不是一个选调生应该有的素质。

虽然她放弃了嘉峪关市,其实嘉峪关市也应该感谢她,少了一个不想为嘉峪关服务的人,少了一个贪图享乐的人。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哪个基层岗位上也待不住,估计她想的不是这样的生活。

有网友就说,高学历就不等于高素质,当初选调时她是怎么表达自己的决心的?说的是不是“假大空”呢?

说实话也觉得顾某不应该是党员,她的动机就不纯,不是为了劳动群众服务的,而是为了贪图享乐的。

一个地级市市直机关单位你都觉得苦,哪里你还觉得满意?除了省会城市就是北上广深了?

还有她的导师,思想水平更是不高,凭什么瞧不起“偏远落后地区”?“不让我的学生当野妇”!

如果不是革命先辈们扎根落地地区,中国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富强。

想想钱学森、邓稼先等那些科学家,他们是怎么为了国家放弃自己原本优越的生活的。

再看看武大的这对师生,思想境界一个天一个地,动机太不纯洁。

网友们是怎么评价的呢?

有人说“这种人万一成了父母官,那岂不是祸害一方百姓,不懂民间疾苦。感谢仁慈,感谢离开。”

还有人告诉她选调生是什么概念,“是让她去带动当地发展的,不是享福的。”

大家觉得这位顾研究生说的对不对呢?她还能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呢?#头条创作挑战赛##选调生不满嘉峪关,官方确认其已离职#??

附件顾某发的文章《山花寻海树 不如就春风》,大家可以欣赏一下,欢迎点评。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